彼得·威尔个人资料,影视作品大全-三米影视
排行榜
观看记录

关闭清空全部播放记录

    后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免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彼得·威尔

    彼得·威尔

    手机扫一扫轻松观看

    彼得·威尔介绍

    星座:狮子座

    血型:不详

    身高:不详

    生日:1944-8-21

    地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悉尼

    简介:彼得·威尔(PeterWeir),1944年8月21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毕业于悉尼大学,澳大利亚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1971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三人行》。1974年,执导剧情片《巴黎食人车》。1975年,执导剧情片《悬崖下的野餐》。1981年,执导战争片《加里波底》。1982年,执导剧情片《灾难岁月》获得第3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85年,执导犯罪片《目击者》获得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1986年,执导冒险片《蚊子海岸》。1989年,执导剧情片《死亡诗社》获得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第1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1990年,执导的电影《绿卡》获得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1993年,执导的电影《无畏》获得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同年又担任第5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1998年,执导剧情片《楚门的世界》获得第5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2003年,执导剧情片《怒海争锋》获得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2010年,执导的剧情片《回来的路》。

    彼得·威尔详细资料
    • 中文名:彼得·威尔
    • 别名:Peter Lindsay Weir (本名)
    • 外文名:Peter Weir
    • 身高:不详
    • 体重:不详
    • 国籍:澳大利亚
    • 民族:不详
    • 星座:狮子座
    • 血型:不详
    • 出生日期:1944-8-21
    • 出生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悉尼
    • 职业:导演,编剧,制片人
    • 毕业院校:悉尼大学
    • 经纪公司:Commonwealth Film Unit(联邦电影组)
    • 代表作品;

    早年经历

    彼得·威尔,1944年8月21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父亲是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彼得·威尔在悉尼大学期间学习法律和美术专业,但是没有读完课程,拿到学位就离开了学校。他继承了父业进行房地产经纪人的经营工作。几年以后,他协助父亲工作了房地产经纪人不长一段时间后,他开始了他的欧洲之旅。当他再次回到澳大利亚时,他成为了CommonwealthFilmUnit(联邦电影组)的一员,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了电影,并且学会了记录影片和教育影片的拍摄技巧。

    演艺经历

    1971年,彼得·威尔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处女作《三人行》(ThreetoGo),但这部影片却没有受到观众和影评家的关注。1974年,拍摄了带有充满着黑色寓意、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剧情片《巴黎食人车》(TheCarsThatAteParis),这部电影也表现出对真实的思考与观察。
    1975年,彼得·威尔执导根据同名经典小说改编的剧情片《悬崖下的野餐》,该片讲述了几个女中学生在澳大利亚内陆深处失踪的故事,这部超现实主义的影片赢得了一致的好评,并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同样这部影片被《国际电影指南》(InternationalFilmGuide)评选为当年十大佳作之一。
    1977年,拍摄了关于极度的焦虑的悬疑片《最后大浪》,该片完美结合了现实与超现实两者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不仅充分发挥了其丰富的想象力与艺术才华,也使影片风格极为独特、带有极端诡异神秘的超现实主义色彩。1979年,执导了对性恐惧的看法的惊悚片《水管工》(ThePlumer),该片讲述了对城市生活的描写一针见血的故事。1981年,执导战争片《加里波底》,凭借此片获得澳大利亚电影协会(AustralianFilmInstitute)最佳导演奖,该片也受到了国际影评家们的一致赞誉,此片为他去好莱坞发展铺平了道路。
    1982年,执导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剧情片《灾难岁月》,该片以描写1965年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加诺下台的历史事件,彼得·威尔不仅凭借此片获得第3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提名,也为他带来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1985年,拍摄了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犯罪片《目击者》,该片讲述了一名受伤的费城警察在一个宗派家庭里疗伤期间,亲眼目睹的文化冲突的故事,凭借此片获得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1986年,执导根据保罗·索鲁的小说改编的冒险片《蚊子海岸》,由哈里森·福特主演,虽然这部影片的票房却很惨淡,但牢固地树立了彼得·威尔作为国际导演的声望。

    获奖记录

    奥斯卡金像奖
    ▪2004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怒海争锋(提名)
    ▪2004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怒海争锋(提名)
    ▪1999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楚门的世界(提名)
    ▪1991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绿卡情缘(提名)
    ▪1990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死亡诗社(提名)
    ▪1986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证人(提名)
    戛纳国际电影节
    ▪1983第3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危险年代(提名)
    柏林国际电影节
    ▪1994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无畏(提名)
    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
    ▪2004第61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怒海争锋(提名)
    ▪1999第56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楚门的世界(提名)
    ▪1990第4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死亡诗社(提名)
    ▪1986第43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奖证人(提名)
    英国电影学院奖
    ▪2004第5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奖怒海争锋(提名)
    ▪2004第5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大卫·里恩导演奖怒海争锋(获奖)
    ▪1999第5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大卫·里恩导演奖楚门的世界(获奖)
    ▪1992第45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奖绿卡情缘(提名)
    ▪1990第4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死亡诗社(提名)
    ▪1990第4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奖死亡诗社(获奖)
    ▪1986第3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影片奖目击者(提名)
    法国电影凯撒奖
    ▪1991第16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死亡诗社(获奖)
    土星奖
    ▪1999第25届土星奖最佳导演奖楚门的世界(提名)
    ▪1980第7届土星奖最佳导演奖最后大浪(提名)
    欧洲电影奖
    ▪1998第11届欧洲电影奖环球银幕奖楚门的世界(获奖)
    日本电影学院奖
    ▪1986第9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目击者(提名)
    意大利大卫奖
    ▪2004第48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国电影奖怒海争锋(提名)
    ▪1990第34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国电影奖死亡诗社(获奖)
    ▪1990第34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国电影奖死亡诗社(提名)
    美国导演工会奖
    ▪2004第56届最佳剧情片导演怒海争锋(提名)
    ▪1999第51届最佳剧情片导演楚门的世界(提名)
    ▪1990第42届最佳剧情片导演死亡诗社(提名)
    ▪1986第38届最佳剧情片导演目击者(提名)
    美国编剧工会奖
    ▪1991第43届最佳原创剧本奖无畏(提名)
    ▪1984第36届最佳改编剧本奖(剧情)灾难岁月(提名)

    人物评价

    作为一名在澳洲和好莱坞同样享誉盛名的导演,彼得·威尔创造的成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有目共睹的:他不仅使得哈里森·福特、梅尔·吉布森、罗宾·威廉姆斯、吉姆·凯瑞在众星云集的演艺圈中脱颖而出;更为自己赢得了“深层刻划人类内心活动”的美赞。他始终注视着处于社会动荡与变化中的人群,正是那些令人震撼、感动的奋斗和挣扎,形成了他在电影这一领域里的独特创作风格。(腾讯娱乐评)
    彼得·威尔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澳洲导演,却和大多数澳洲电影一样,大多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他并不是以奇幻莫测的影片内容或是标新立异的影片风格著称,而是注重从人类内心层面出发,更加关注于影片的精神内核,希冀从各类事件中展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来发掘各种人物的典型性格。(李娜评)
    彼得·威尔是澳大利亚最具世界影响的电影导演,他拍摄了多部风格突出的电影,展示了澳大利亚的奇特风光和文化意趣。他的电影《吞噬巴黎的汽车》和《悬崖上的野餐》都给世人震撼,从此,澳大利亚电影令世人刮目相看。(《大众电影》评)
    彼得·威尔的电影都有一种贯穿始终的忧虑,那些异常的精神状态、夸张的动作反应、可怕的梦境等等。那些成名以后在欧美发展的澳大利亚的电影人才,从他们的电影作品中,你甚至看不出澳大利亚的社会现实和人文风情。而彼得·威尔则不同,他用他的电影实践做到了这一点,让我们从银幕上看到了澳大利亚的独特性格与文明特征。他从澳大利亚这样一个西方的地理边缘之地出发,对西方的价值做了有力的批判和提醒。(《作家》评)
    即使是像彼得·威尔这样的大导演,也始终不能摆脱过去的身份。这位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导演,拍摄出的一些作品总是和“正宗”的好莱坞影片略显不同。就好像《楚门的世界》,影片对于美国社会的媒体操控和消费主义的批判,是其他好莱坞电影中很难看到的。这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导演,巧妙地用喜剧性的故事来表达一个外乡人对于美国文化的不满。像彼得·威尔这样的澳大利亚导演,并不如欧洲导演那样固守欧洲大陆深厚的艺术传统,也并没有全面地倒向好莱坞,而是在拍摄影片时采取了一种兼收并蓄的态度。(《全国新书目》评)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三米影视